可用于治疗接触系统诱导的血栓炎症的α1-抗胰蛋白酶突变体

2019-08-07

       接触系统可产生炎症肽缓激肽,促进实验性血栓形成。C1酯酶抑制剂(C1INH)缺乏或XII因子 (FXII)功能获得性突变均可导致遗传性血管性水肿,一种危及生命的组织肿胀性疾病。C1INH是一种相对较弱的接触系统酶抑制剂。
       虽然α1-抗胰蛋白酶(α1AT)在自然情况下不能抑制酶接触系统,但人为给α1AT加一个突变(M358R;α1AT-Pittsburgh)即可将其改造成一种强大的广谱酶抑制剂。α1AT-Pittsburgh不仅能阻断接触系统,还能阻断凝血酶和活化蛋白C (APC),使其不适合用作治疗性接触系统阻断剂。
       来自德国的研究人员尝试改变α1AT-Pittsburgh的反应中心环(AIRS/S)来克服上述障碍。两种α1AT突变体(SMTR/S和SLLR/S)均可强烈地抑制血浆激肽释放酶激活FXII和胞浆素。α1AT-SMTR/S不再抑制凝血酶,但对APC还残留一点抑制作用。相反,α1AT-SLLR/S还可稍微抑制凝血酶,但对APC没有抑制作用了。
       P1’位点上的附加修饰(S→V)消除了这两种突变体对凝血酶和APC残留的抑制作用,同时保留了它们作为接触系统抑制剂的特性。此外,两种突变体均可阻断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急性组织水肿。最后,α1AT-SLLR/V,此研究最突出的候选突变体,还可抑制结肠炎小鼠模型的肠道上皮细胞漏。
       总而言之,此研究证明了α1AT再修饰可明显改变其抑制行为,可用于治疗接触系统介导的血栓形成和炎症。此项研究已于今年7月发表在Blood期刊上。
 
Sherr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