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疾病(CVD)是全球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,我国的CVD患病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。加强血脂管理有利于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,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、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。
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/kexin9型(PCSK9)是一种参与调节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(LDLR)生命周期的分泌性蛋白。PCSK9可与LDLR的胞外结构域结合,使LDLR在溶酶体中的降解增强,从而引起循环LDL-C水平增高。PCSK9抑制剂能干扰PCSK9与LDLR的结合,减少LDLR的降解,从而降低血浆LDL-C水平。
近年来,人类基因研究与生物技术的进步促进了PCSK9靶向治疗的迅速发展。本文对目前已有的PCSK9抑制剂进行了总结,并展望了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。
单克隆抗体或模拟抗体蛋白药
最早研发出的PCSK9抑制剂是两种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(mAbs),即阿利西尤单抗(Alirocumab)和依洛尤单抗(Evolocumab),可阻断循环PCSK9蛋白和LDLR之间的相互作用。这两种药物已获批用于临床。大型临床试验表明,两种药物均可使已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的血浆LDL-C水平降低约60%,并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。
Bococizumab是一种靶向PCSK9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,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高风险患者的LDL-C水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。然而,由于相当一部分患者会产生高滴度的抗药抗体,Bococizumab降低LDL-C水平的作用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减弱。这一发现证实,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慢性病治疗方面优于人源化单克隆抗体。
lerodalcibep是一种含PCSK9结合域和人血清白蛋白的重组融合蛋白,目前正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,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。此外,一种基于RNA筛选出的一系列新型环肽口服小分子抑制剂,也可抑制PCSK9蛋白和LDLR之间的相互作用。
基因编辑技术
CRISPR单碱基编辑技术是一种正处在动物实验阶段的降脂疗法。研究显示,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,单次输注被PCSK9信使RNA包围的脂质纳米颗粒,可有效降低PCSK9蛋白和LDL-C水平,且只有低水平的脱靶编辑。
更多替代治疗(如锌指核酸酶、CRISPR-Cas9核酸酶)的研究正在进行中,还需要进一步评估脱靶编辑水平和长期安全性。
总结
PCSK9抑制剂的出现使临床医生对降脂治疗有了新的认识。其一,终生保持低水平的LDL-C对患者很重要,有必要尽早开始降脂治疗。其二,患者获益的多少与血浆LDL-C水平的绝对降低直接相关,心血管风险和LDL-C水平越高的患者通过降脂治疗获益越多。其三,LDL-C降低的程度比LDL-C降低的机制更重要。其四,LDL-C水平和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固定的,LDL-C降低越显著,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低。其五,所有关于PCSK9抑制剂的研究都招募了接受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,表明PCSK9抑制剂是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中有效的辅助疗法,但该药作为一级预防或单药治疗的效果有待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。其六,迄今为止,未发现PCSK9抑制剂(如单克隆抗体、Inclisiran)的不良事件风险(除注射部位反应外)比安慰剂大。
PCSK9抑制剂领域的迅速发展为降脂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。研究者使用人类遗传学的方法确定了功能缺失突变,并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出了 "功能缺失 "疗法,使PCSK9靶向药物的进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。在其他有治疗前景的靶标领域中,包括脂蛋白A、脂蛋白C3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(ANGPTL3),这些研究方法也已迅速投入使用。
了解更多Abebio相关产品
Cindy